說真的,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寫一篇 Alt Tag 的文章?
老實說,每次開內容會議,講到 SEO,一定會有人跳出來問:「圖片的 Alt Tag 要怎麼寫?」然後大家就開始拋出一堆規則,什麼「要塞關鍵字啊」、「不能太長」、「聽說對 SEO 很好」...。每次聽到這些,我頭都蠻痛的。🤕
感覺大家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待辦事項,一個為了討好 Google 演算法而不得不做的苦差事。但你知道嗎?Alt Tag,或者說「替代文字」,它的第一個服務對象,從來就不是 Google,而是「人」。
所以我決定,一次把它講清楚。這不只是一份「寫作說明書」,更是我想分享的一種心態:把重點放回使用者身上,好的 SEO 效果自然會跟著來。這篇文章我會從「為什麼你該在乎」開始,而不是直接跳到「怎麼做」。
先別管 SEO,你懂視障者怎麼「看」網頁嗎?
我想請你先做個小實驗。閉上眼睛,然後想像你正在瀏覽一個美食部落格,文章介紹著一家新開的甜點店。你看不到任何圖片,只能靠一個機器聲音朗讀網頁上的所有文字。
當聲音讀到一張圖片時,你可能會聽到幾種情況:
- 狀況一(最糟的):「檔名 DSC_8734.jpg」。...嗯?這啥?我完全不知道圖片是什麼。
- 狀況二(沒比較好):「圖片」。...對,我知道這是張圖片,但圖片裡有什麼?是一盤鬆餅?還是店門口?
- 狀況三(稍微有點良心):「草莓鬆餅」。OK,至少我知道主題了。
- 狀況四(這才是及格!):「疊了三層的美式鬆餅,淋上楓糖漿,旁邊點綴著新鮮草莓與一球香草冰淇淋」。哇!雖然我看不見,但我腦中已經有畫面了,我甚至感覺都聞到香味了!
這就是 Alt Tag 最核心、最原始的用途:為了「網頁可及性」(Web Accessibility)。對於視覺障礙的使用者來說,他們依賴「螢幕閱讀器」(Screen Reader) 這個輔助工具,將網頁上的文字內容轉換成語音。 當螢幕閱讀器遇到圖片時,它讀出來的,就是你寫在 `alt` 屬性裡的那段文字。 如果你沒寫,或寫得很爛,那張圖片對他們來說,就等於一個黑洞,完全不存在。
好啦,我知道你們還是在意 SEO 的...
我知道,光談理想不能當飯吃。說服老闆或客戶最好的理由,通常還是「這對 SEO 有幫助」。沒錯,寫好 Alt Tag 確實對 SEO 有不少好處。
最直接的一點,就是讓你的圖片有機會出現在 Google 圖片搜尋的結果頁中。 Google 的爬蟲雖然越來越聰明,但它本質上還是個「讀字」的機器人,它沒辦法像人類一樣「看懂」圖片裡的複雜情境。 Alt Tag 就等於是你貼在圖片上的一張標籤,直接告訴 Google:「嘿!我這張圖是在講『紅色特斯拉 Model Y 在陽光下的側面照』喔!」這樣當有人搜尋相關字詞時,你的圖片就有機會被找到。
再來,Alt Tag 也能幫助 Google 理解你整篇文章的「上下文」。如果你的文章在講「電動車保養」,裡面放了一張電池的照片,Alt Tag 寫著「電動車鋰電池模組的內部結構」,這就讓 Google 更確定你的文章主題跟電動車高度相關,進而可能提升你主文章的排名。它強化了整個頁面的主題一致性。
哦對了,還有一個很實際的狀況:當圖片因為網路太慢、路徑錯誤或伺服器掛掉而顯示不出來時(俗稱「破圖」),瀏覽器就會在原本圖片的位置顯示你的 Alt 文字。 這至少能讓使用者知道這裡原本有張圖,而且圖的內容是什麼,而不是看到一個醜醜的破碎圖示,使用者體驗好很多。
所以,到底要怎麼寫?(這才是重點)
規則講了一堆,不如直接來看範例。寫 Alt Tag 的核心精神就是:用簡潔、準確的文字描述圖片的核心內容。想像你在跟一個沒看到畫面的朋友,用一句話解釋這張圖是什麼。
基本原則:
- 要具體描述:不要只寫「貓」,要寫「一隻橘貓在沙發上睡覺」。
- 不要廢話:不需要寫「...的圖片」、「...的照片」或「這是一張...」,螢幕閱讀器自己會知道這是圖片,加上這些反而很囉嗦。
- 簡潔有力:盡量控制在一個短句內。W3C 雖然沒有硬性規定字數,但太長的話,使用者可能會沒耐心聽完。
- 適度加入關鍵字:如果自然,可以把文章的關鍵字放進去。例如文章關鍵字是「筆電推薦」,圖片是某台筆電,Alt Tag 可以寫「Dell XPS 15 筆電打開放在木桌上」。但千萬不要硬塞!❌
真正的大魔王:情境 (Context) 決定一切
這是最多人忽略的一點。同一張圖片,在不同文章裡,它的「目的」可能完全不同,因此 Alt Tag 也應該跟著改變。
假設我們有下面這張圖:一個人在咖啡廳用筆電。
| 文章主題 | ❌ 不理想的 Alt Tag | ✅ 理想的 Alt Tag | 💡 思考邏輯 |
|---|---|---|---|
| 一篇關於「遠端工作」的文章 | `alt="人在用電腦"` | `alt="一名男子在明亮的咖啡廳靠窗座位使用筆電工作"` | 重點是「遠端工作」的氛圍和情境,所以要描述出那種自由、彈性的感覺。 |
| 一篇「MacBook Pro 評測」的文章 | `alt="MacBook Pro"` | `alt="一台 MacBook Pro 放在咖啡桌上,螢幕正顯示著程式碼編輯器"` | 圖片的「主角」是筆電本身。描述它的型號和使用狀態,才能支撐文章內容。 |
| 一篇介紹「某家咖啡廳」的文章 | `alt="咖啡廳"` | `alt="[店家名稱] 咖啡廳的靠窗座位,午後陽光灑落在木桌上"` | 這時候,圖片的重點是「環境」。要描述出店裡的氛圍和特色,吸引讀者前往。 |
那些特殊情況怎麼辦?
不是所有圖片都那麼單純,你還會遇到一些討厭的傢伙:
- 裝飾性圖片 (Decorative Images):如果圖片純粹是為了美觀,比如背景花紋、分隔線,它不傳達任何實質資訊。這種情況下,你應該給它一個「空的」Alt Tag,也就是 `alt=""`。 這不是忘記寫喔!這是刻意告訴螢幕閱讀器:「這張圖不重要,請直接忽略它」,才不會用「圖片」之類的雜音干擾使用者。
- 當圖片本身就是連結:如果整張圖片是一個可以點擊的按鈕或連結,那 Alt Tag 就要說明「點了會發生什麼事」。例如,一個放大鏡圖示的搜尋按鈕,Alt Tag 就該寫 `alt="搜尋"`,而不是 `alt="放大鏡"`。
- 複雜圖表 (Charts & Graphs):如果是一張複雜的統計圖表,一句話根本講不完。這時,Alt Tag 應該給出圖表的「摘要結論」,例如 `alt="長條圖顯示 2024 年第二季度的用戶增長率為 15%"`。如果圖表非常複雜,W3C 建議可以在圖片附近提供完整的文字說明,或使用 `longdesc` 屬性連結到一個更詳細的說明頁面(雖然 `longdesc` 現在比較少用了)。
國際標準 vs. 在地規範:W3C 與台灣的 NCC
基本上,全球通用的标准是 W3C 協會制定的《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(WCAG)》。 幾乎所有關於 Alt Tag 的好習慣,都源自於此。W3C 提供了一個超實用的「決策樹」,幫助你判斷在各種情況下該怎麼寫 Alt Tag。
而在台灣,政府網站或是有申請「無障礙網頁標章」的網站,則需要遵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的《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》。 這份規範基本上與 WCAG 的精神一致,但也提供了一些更具體的指引。
...這點跟我們在國際上看到的通用建議就有点不一樣。例如,在 NCC 的規範「H101106」中就提到:「當 alt 屬性的文字陳述大於 150 個英文字元時,考慮另外提供文字敘述」。 這不是一個硬性規定,而是個「建議」。它提醒我們,Alt Tag 應該力求簡潔,如果一張圖真的複雜到需要長篇大論,或許就該思考用其他方式(例如圖下的說明文字)來輔助,而不是把所有東西都塞到 Alt Tag 裡。我自己是覺得這個建議很實際。
拜託不要再犯的幾個常見錯誤
每次幫同事或客戶看網站,都還是會看到一堆奇奇怪怪的寫法,真的會讓人想翻白眼🙄。我整理幾個最常見的,大家拜託對照檢查一下:
- ❌ 關鍵字亂塞: `alt="台北美食, 台北餐廳推薦, 牛肉麵, 好吃牛肉麵"`。這會被 Google 認為是黑帽 SEO,不但沒加分,還可能被懲罰。
- ❌ 萬年不變的檔名: `alt="IMG_001.jpg"` 或 `alt="logo"`。完全沒有提供任何有用資訊。
- ❌ 過於籠統: `alt="產品圖"`。是哪個產品?它長怎樣?有什麼特色?都沒說。
- ❌ 資訊重複: 如果圖片下方已經有很詳細的圖說文字,那 Alt Tag 就不需要把一模一樣的話再講一次。這時候或許可以稍微簡化,或從不同角度描述。
重點不是技巧,是養成習慣
講了這麼多,最重要的還是把這件事融入你的日常工作流程。我自己是覺得,不要把它當成是「上稿前最後的檢查項目」,而是在你「選定圖片」的當下,就順便把 Alt Tag 寫好。
你可以為自己或團隊建立一個超簡單的檢查清單:
- 這張圖是「資訊性」還是「裝飾性」的?
- 如果是裝飾性的,我有記得寫 `alt=""` 嗎?
- 如果是資訊性的,我寫的描述是否能讓「沒看到圖片的人」秒懂?
- 我寫的描述是否符合這篇文章的「情境」?
- 我有沒有不小心塞了太多關鍵字,或用了「...的圖片」這種廢話?
把這個流程跑個幾次,很快就會變成一種直覺。你會發現,當你開始認真對待每一張圖片的替代文字時,你不只在做 SEO,你更是在為一個更平等、更友善的網路世界盡一份心力。這不是很酷嗎?
換你試試看!
假設你在寫一篇關於「居家辦公桌收納技巧」的文章,文章裡用了下面這張圖片:
(想像一張圖片:一張整潔的木質書桌,上面有一台筆電、一個盆栽、一本筆記本和一杯咖啡。)
你會怎麼寫這張圖片的 Alt Tag 呢?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答案,跟其他人寫的比較看看吧!
